一、爛攤子
晨間,五大門戶一致選擇「日本大選自民黨獲勝,安倍晉三將任首相」的消息作為首頁頭條,配發他聲稱「釣魚島問題絕不退讓」的表態,鳳凰網更是連夜趕出了《安倍上臺會否激化釣魚島危機》和《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兩大首頁專題。
胡錫進昨晚也是緊盯選舉結果,將自己深夜微博化作環球時報今日社評《希望安倍不是又一位「憤青首相」》,新浪選取文中「安倍剛勝選即宣佈釣魚島屬日本」的表述作為標題點:「在對華關係問題上,安倍頭上至少有兩個『緊箍咒』。一個是日本社會的嚴重右傾化,民族主義成為政治家們的普遍性盟友。二是中國實力快速上升,日本經濟已經離不開中國的拉動...安倍昨天剛一勝選就聲明釣魚島是日本的』,這樣的迫不及待表態就是向前一個『緊箍咒』投降及迎合。釣魚島爭端的復雜性安倍再清楚不過了,但他昨天的最初表現不像是他有對這種復雜性給予某種回應的意思...中國實在沒必要為改善同日本的關係下太大力氣。」。
另一個被騰訊重點展示的評論來自環球時報的母報——人民日報。《看日本當局怎樣收拾「爛攤子」》里倒是沒有直接寫明安倍晉三的名字:「日本新首相接手的是個爛攤子,這個爛攤子是怎麼來的,想必也心知肚明...日本要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處理好同亞洲各國的關係,必須學會反省歷史、洗刷罪責、剋制沖動、規範言行。攀附外部力量恣意行事,違背時代潮流,沒有任何前途可言。」根據作者「鐘聲」明示,共有三個問題需日本嚴肅對待,其一「參拜靖國神社」,其二「釣魚島」,其三「和平憲法」。
海外版是請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發表預測《中日新班子「硬碰硬」還是「面對面」》,宣稱「如何與中國『面對面』修復中日關係,應該是安倍晉三考慮的事情了。」。
二、城鎮化
「滿月」之後的中國新班子正在考慮經濟。
面對周末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多數市場化報章直接選取了會議通稿中的那句承諾——「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作為封面大標題。新京報除了把「城鎮化」作為關鍵詞,與「總基調」、「樓市調控」以及「頂層設計」並列,還通過社論表達對基層政策執行的擔憂:「著眼於未來,城鎮化仍然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但同時要看到,如果靠行政主導,走粗放式、要地不要人的城鎮化之路,不僅不能保證城鎮化的質量,且這條路也很難走得通...提高城鎮化質量,關鍵在於推進傳統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的轉型,把解決城鎮化進程中人的發展面臨的制度掣肘作為改革的重點。從現實情況看,城鎮化轉型的突破口是盡快實現農民工市民化,盡快解決當前1.6億以及不斷轉移進入到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問題。」。
作為專業媒體,第一財經日報提醒關註「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決策層思路,而南方都市報則就此宣佈《提高經濟增長質量須以體制改革為支撐》:「若能深化財稅改革減輕企業負擔、讓市場主導資源性產品定價、打破行政壟斷、減少行政審批以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就是遵從市場規律的具體表現,也是調結構、提升經濟質量的基本制度保障;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倍增計劃』確實鼓舞人心,但要實現這一計劃還需財稅改革、經濟結構調整作為基礎,醞釀8年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案據悉出台在即,希望方案可給出具體措施,為收入倍增打下基礎。」。
只可惜,搜狐首頁此時正有大標題——「中央經濟會議未提收入分配改革,或遭延期」。除了轉發「一是沒有提到房產稅改革,二是沒有提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南方都市報觀察外,還就來自《財經》雜志網站的頭條消息,即《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再延期》,提要有雲:「某些既得利益群體對涉及自身利益調整持反對態度,或各種利益群體因為在現行利益格局中所處位置不同,因而對某些利益關係的調整措施甚至形成對立的認識。」。
新華網另選視角重點呈現,在《2012時政年終策劃——中央高層帶頭掀執政新風》上方,用頭條轉發來自人民日報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風撲面:鮮花沒了、發言短了、簡報少了》。除了頭版通欄頭條、社論加專家解讀外,這份最高黨報專門在第二個要聞版頂端發稿贊嘆「這次會議真的不一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幕。大家首先註意到主席臺上的變化:沒有綠色植物和鮮花,主席臺上就座的中央領導人由往年的20多個減少為8個,政治局委員和會議代表坐在了一起...簡單樸素的會場直觀地展示了新的會風...一位多年負責會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會議對會務組織、安全警衛、後勤服務、新聞報道等工作都做了調整和簡化,領導同志輕車簡從,不搞迎送,來了就直奔會場,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這回動真格的了。」。
三、校園劫
互開「末日」玩笑的人們應該不太會想到,這竟成為一樁真實慘案的動因。
午前,新浪率先把經濟和外交暫且放下,在首頁頂端發布由大河網帶來的《河南警方稱嫌犯因受世界末日謠言影響砍傷23名學生》:「經過公安機關14日以來的緊張偵辦和調查取證,初步認定犯罪嫌疑人閔擁軍因受『世界末日』謠言影響持刀傷害無辜群眾和學生的行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光山縣人民檢察院已於12月16日批準逮捕」。
如此重視,是因為在過去這個多事周末,幾乎同時發生在中美兩國的兩樁校園慘案吸引了太多人關註,而且是兩相對比下的關註。這不,長江日報已經發表《兩種報道視角下的校園慘案》,並同獲新浪騰訊評論頭條推薦:「14日上午,河南光山縣陳棚村完全小學發生砍人事件,造成22名小學生和1名老人被砍傷。美國當地時間14日上午,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發生槍擊事件,包括狙擊者在內的28人遇難...晚些時候發生的美國槍擊事件迅速占領了全世界各媒體的重要版面,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媒體。國內媒體以不同形式的專題,投入眾多篇幅地給予槍擊事件全方位的關註,從還原事件過程、凶手性格分析,到官方反應、社會問題剖析。相比之下,國內的光山傷人事件沒能受到同等關註,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信息增量不多,並有逐漸淡出公眾視線之勢。」。
根據評論員付小為的分析,「兩者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關註度『落差』,恐怕不僅僅在於新聞熱度的取捨」:「雖然美國校園槍擊事件晚於國內砍傷事件十數小時發生,但事件始末、嫌犯背景、受害者名單,以及下至普通民眾、上至官方高層的各層面信息和反饋都以最快的速度公之於眾...反觀光山傷人事件,不僅當地政府反應遲緩,而且應對事件的方式和態度可謂漏洞百出。比如,原定的新聞發布會無故取消,對媒體普遍採以迴避。甚至有媒體報道稱連嫌犯姓名都出現差錯,還有教育局人員玩游戲、宣傳部人員認為追問嫌犯精神問題沒有意義等。」。
而後,文章更是替新聞業界躬身自省:「一定程度上,媒體報道轉淡源自消息獲取的困難。不過,此處所見的『內外有別』的關註真的那麼讓人陌生麼?客觀地說,國內媒體或多或少有一種格外重視異地新聞、國際新聞的傾向,久而久之,形成一種甚至不自知的操作習慣,進而延伸到社會層面,成為民眾的閱讀習慣、關註習慣。某種意義上,光山事件背後所透露的,其實是轉移視線的習慣如何形成。」。
類似感嘆還有錢江晚報《鮮血和生命撼不動「結構性冷漠」》、京華時報《冷漠封鎖只會加劇校園之痛》以及齊魯晚報《封鎖消息只會助長「看客」心態》,文中所據其實都是新華社從河南發回的見聞:「14日近中午,光山縣宣傳部官方的光山網首先披露了這一消息,並稱15日上午9時30分將召開新聞發布會。而14日晚時,光山縣撤下消息,單方告知15日的新聞發布會取消,並開始封鎖消息。截至15日晚的兩天內,光山縣委縣政府集體失聲...隨後,記者到縣教育局、縣委縣政府採訪,情況更是令人吃驚。縣教育局一名自稱『普通工作人員』,後被證實為辦公室副主任的值班領導告訴記者,『領導都下鄉檢查去了』,而他自己竟然在玩電腦游戲!縣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見到記者,說『領導不在』,後藉故離開,一去不返,留下記者在辦公樓內空等近兩個小時。此時,網傳『縣委宣傳部消息,犯罪嫌疑人初步斷定患有精神病』。記者向縣委宣傳部的主要負責人電話核實,該負責人一邊稱『是否患病要有時間來鑒定』,一邊告訴記者『討論這有啥意義,先吃飯!』」。
這些時評家可能會欣慰於新華社還算揭發了些許基層顢頇,但在更多受眾看來,中國媒體的表現同樣同恥。
周日早上,《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報美國校園槍擊案》被搜狐網易鳳凰置於首頁推薦,這篇稿件以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之事為例,以說明「讓國際新聞成為頭條新聞在《新聞聯播》歷史上較為罕見」。只不過,這個原本可以用來證明這家電視台正在轉文風的「打破慣例」,在微博論壇上,得到更多的是對中共喉舌的動機懷疑——19時06分,在電視機前的十八大代表、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部副主任@劉萬永即留言:「新聞聯播真的改了:美國校園槍擊案上了頭條。不變的是:國內的校園凶殺案隻字不提」;作為地方人大代表的@崔月波跟評質問「新聞聯播就這麼改嗎?」。
所以,新浪要用「河南砍學生案報道少於美槍擊案挨批」作為標題,來概括環球時報今晨那篇《精神疾病者太多,易威脅社會》的重點,盡管這部分論述只出現在文中第一段:「在美國校園槍擊慘案迅速成為中國媒體關註焦點的同時,國內媒體對同日發生在河南省光山縣的校園襲擊案的報道卻要少得多。據報道,光山縣校園襲擊案件的行凶者被初步認定患有精神病,但當地政府至今未作有效回應。在社交媒體中,許多人在據此指責地方政府『冷應對』、『封鎖消息』的同時,也批評中國媒體對國內的這起事件不夠重視甚至是有意迴避。」。
社交媒體上的話可要難聽得多。雖然也有@北青張天蔚以「死、傷的後果截然不同,對公眾的沖擊和媒體的反應自然也不同」辯解,@羅綺梅更替同行委屈,呼籲「不要質問記者為什麼不報道這個而只報道那個。作為記者,如果能報道的怎麼會不報道!請不要掐著媒體來質問指責,問題在哪兒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但「不明真相」的受眾們只能掐著媒體來指責。擁有400餘萬新浪微博關註者的@作業本嘲諷:「整個下午央視都在對美國槍擊案進行大幅分析報道:整理槍擊案數量,深挖槍擊根源,提出整改建議,估計槍支數量,預估潛在風險,譴責美國總統奧巴馬...你們這麼專業這麼負責這麼認真那怎麼就對河南一男子砍傷22名學生視而不報呢」;經濟學家@韓志國也點起一根蠟燭,質問「主流媒體似乎都在裝聾作啞,只在微博上才能看見。主流媒體如此迥異的態度,是因為中國兒童的生命不值錢嗎?」。
其實,嚴格來說,這種媒體批評只能是一時感性,事實上,雖然沒有像報道美國校園槍擊案那樣使用首頁和頭版篇幅,但也絕對談不上「裝聾作啞」。比如新華社,不僅向中國媒體提供了批評河南地方政府的「彈藥」,其微博賬號@新華視點更是在昨前兩天連聲追問,寫出類似「前往採訪的記者表示,河南光山官方的反應,就是使用各種手段拒絕採訪,封鎖消息。這其實一直是各地各級政府應對天災人禍的標準模式」的句子。再比如晶報,昨天即已在黑底封面上以「救救孩子」同列中美校園慘案,今晨又整版聚焦《領導外出避採訪,官方封鎖消息集體失聲,河南光山縣竟如此「冷對」22名小學生被砍傷事件》,並配發社論《最大的校園安全隱患是「封鎖消息」》。
苦了河南媒體人。大河報好歹還在封面替家鄉父老說了句「孩子的傷,我們的痛」,鄭州晚報在頭版點燃的燭光卻仍然只獻給美國人民。至於案發地所屬地區的信陽日報,因為今晨頭版那篇《光山: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又成了微博意見領袖眾矢之的,連當地的@信陽周報都要撇清乾系:「我們對同行的行為表示遺憾,為免遭人詬病,不便發表更多的評論!」。
美加翻譯社 祝您心想事成!
「美加翻譯社」,為專業的外國語文翻譯社,提供客戶如年報財報翻譯、網站建置翻譯、技術說明書翻譯、法律合約翻譯、醫學醫藥翻譯、網路資安翻譯、文學藝術翻譯、期刊文章翻譯、學術論文翻譯等筆譯服務,語種包括英文、日文、韓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俄文、阿拉伯文、泰文、印尼文、越南文、緬甸文等。
美加翻譯社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號7樓
電話:02-8369-2491
網站:www.megatran.com.tw
E-mail:service@megatran.com.tw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校園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