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國恥日之後

一、PARTY

對有些人來說,參加反日游行就是他的工作;但對另一些人來說,畢竟不太方便在這個需要上班的日子沖上街頭。況且,嚴陣以待的警察在經過周末洗禮後,也更有控制局面的經驗了。

微博論壇顯示的信息表明,昨天發生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的反日游行,盡管有「9.18國恥日」的意義加持,但聲勢較之9月15日和16日大為縮減,幾乎沒有傳來類似打砸燒的騷亂指控。

甚至,隊伍里出現了「行為藝術家」一般的參與者。有人為寵物狗掛上反日標牌,在上海鬧市街頭,更出現了一位只著三角內褲的健碩裸男,他在身體上塗繪毛澤東頭像以及五星紅旗,表達自己的愛國決心。

雖然高舉毛澤東畫像的共產主義懷念者仍然是主力,但確有一些參與游行者顯然是在有意偏離反日主題,他們要借這個難得被允許的公開抗議機會,搭車宣講自己的訴求。可能是為了防止直接打出民主、人權的字眼會被警察制止,這些「別有用心」的異議者使用了反諷手法。比如在溫州,在「寧願中國不長草,也要收復釣魚島」的傳統口號之外,一些人打出了「哪怕天天被代表,也要收復釣魚島」、「哪怕頓頓瘦肉精,也要出兵滅東瀛」的標語——與其說這是表達熱血,恐怕還不如說這是在集體自嘲。

再加上一位老人在黑板上的粉筆宣言——「買不起房,修不起墳,寸土不讓日本人。無醫保、無社保,也要想著釣魚島。沒物權、沒人權,釣魚島是爭主權」——「將計就計」的異議者從互聯網上汲取了營養,來到現實生活中展現他們的狡黠,這或許比單純反日更加讓中國官員難堪。

對反日游行通常持觀望乃至反對態度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在看到這些民間智慧時不禁要放聲大笑,除此以外,他們還可以把「高級黑」的封號送給語句不通以至意義顛倒的街頭抗議。或許在愛國志士心中,那些類似「誓與日軍共存亡」、「保鉤」之類的訛誤只是情急寫錯,但對樂於據此嘲笑的公知們來說,這可以充分證明,被激發前來參與這場游行者,就算不是「受雇」、「奉旨」,也是知識文化水平低下的「被洗腦」群體,是烏合之眾。

雖是烏合之眾,但卻有驚人破壞力。在吸取了同行們兩天前的慘痛教訓後,更多的日本背景商家要麼宣佈臨時停業,要麼各出奇招以求自保。日式火鍋店推出保釣套餐,日式商場連忙聲明自己源自台資...店招實在無法拆卸,一家日本料理店決定聲明自己是「國企」,並在「釣魚島是中國的」標語上方,加上四排大字:「走日本人的路,讓日本人無路可走;開日本人的店,讓日本人無店可開」。

這種「投誠」之舉,在一些人看來是笑料,另一些人則感受著酸楚,正如財經評論員黃一琨的網絡留言:「今天街頭商家插的國旗讓人看著難受,這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而是對凶暴的恐懼。」。

熱血、潛伏、打砸搶、人來瘋、搏出位、搭便車,熱鬧得像個PARTY,謠言自然也少不了,愛國者和反愛國者中都有人擅長此道,互相造謠以求說明對方有多腦殘。

「大事件的現場都有一種奇妙力量,會放大你內心深處的某種沖動」——在街頭遭遇游行隊伍後,@花總丟了金箍棒就在微博上承認了群體運動中的這種身不由已感。所以,盡管「理性愛國」的話已經連續說了四五天,但中國各地報章也還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並借「9‧18」之機,加快將之導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主旋律:北京晚報昨天午後將沈陽紀念儀式現場圖片推上頭版,配發來自新華社的「暴力‘礙國’」漫畫,再加一篇《勿忘國恥,強國富民》;成都商報用整個頭版宣佈「思想統一、行動一致、理性愛國,這就是最有效有力的鬥爭」;華西都市報寫下「以恥銘志,為國圖強」的座右銘;長江商報除了由歷史學家宣佈「打砸搶燒是害國」,更是用一整版匯聚各地媒體評論,以「銘記歷史之恥,堅定強國之路」;解放日報宣稱昨天是「展現力量、體現理性的一天」,更用《為國家強盛添磚加瓦》鼓勵滬上各界;連21世紀經濟報道這樣一份財經媒體也需要以今日社評宣講《勿忘國恥,理性愛國》...

作為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除了號召《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愛國的真諦》,還全文推薦來自人民日報的《文明理性展現中國力量》。而最高黨報今天已是連續第3天將「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基調通過頭版播散,即《今天我們怎樣紀念「九一八」》:「從柳條湖到釣魚島,穿越81載歲月的警鐘聲中,奮鬥歷程艱難曲折,時代呼聲愈漸迫切。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行動起來,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增強國力的實際行動,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文明,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這才是我們對‘九一八’的最好紀念。」。

當然,外交鬥爭也還是要展現出寸土不讓的氣勢。新華社以釣魚島海域為發稿地,宣佈「一周來,中國政府在多個層面採取有力措施進行反制,沉重打擊日本政府侵犯我領土主權的企圖」,並在《中國海監船編隊釣魚島巡航親歷記》中引述「請你船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對日喊話;網絡編輯擅於渲染氣氛,五大門戶晨間齊齊引用環球網消息,在海面上一字排開的對峙畫面邊,宣佈「12艘中國公務船同時駛入釣魚島毗連區」,再加上央視所播《日本出動6艘巡視船和3架飛機乾擾中國海監船編隊》的視頻。

台北市翻譯 台北翻譯 美加翻譯社 美加翻譯公司

緊貼的標題來自中美軍方高層會晤,根據新華社通稿,梁光烈強調「釣魚島這一問題的升溫,責任完全在日方」,徐才厚宣佈「中國政府和軍隊在維護領土主權問題上立場堅定不移,絕不會退讓半步」。京華時報看中了那幅兩國國防部長新聞發布會的圖片,在封面用大字概括中方立場——「我對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說不」。人民日報海外版更允許作者送上「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的歌詞,借《美中加強合作對美更有利》之論,對日宣佈:「勝利屬於中國一方,中國為此做了充足準備。時間屬於中國一方,但中國的耐心是有限的。中國已用並將繼續用毫不手軟的反制說明這一切。」。

《中方有力舉措有效抵消日非法「購島」法律後果》,這是機關報在摘錄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答問時的典型標題,但市場化媒體顯然對實錄中的另一句更感興趣:「近日在中國國內發生的涉日游行示威完全是由於日本政府宣佈非法‘購買’釣魚島導致的,是公眾的自發行為。」。

嫌新京報《「涉日游行示威完全是公眾自發行為」》的直接引語式標題還不過癮,騰訊網易搜狐覺得還是用提問作為標題更有新聞效應——《外交部否認政府參與支持反日游行》,再附上一個「拒絕回答共有多少城市爆發游行」的視角。

在《青島9.15游行打砸搶燒日系4S店人員被刑拘》一旁,門戶編輯還推薦著《西安打砸搶燒目擊者:那些人不是黃頭發就是有紋身》,這篇來自中國青年報的整版描述成為今日網絡轉載熱點。說盡了「理性愛國」的好話後,終有正式出版物開始帶來當事人的自述,開始分析那些借反日之名奔泄的情緒。

「拐點」,是報道原題。中國青年報為這篇「冰點特稿」配備了頭版摘錄導讀的高規格,而事實也證明,記者秦珍子的尋人計劃沒有白費,舉著「前方砸車,日系調頭」紙板的西安青年帶來了僅靠微博轉發不能獲得的現場感受,帶來了只憑邏輯思維不能確認的民眾心理:「11點左右,李昭終於在鐘樓東北角和6位同事會合了。他趕緊幫忙舉起那條激勵他從被窩里跳出來的橫幅。雖然這條橫幅‘拉開還站不下6個人’,而大家也沒有準備統一的服裝,但眼下的一切已經足以讓李昭感到‘驕傲’。前一天,有人在公司聊天群里發了條關於游行的帖子,他馬上響應,而這支‘7人小隊’很快就在網絡上集結完畢...廣場上的大鐘快指向中午12點時,人們開始有序地橫向排開,各自亮出橫幅,高喊愛國口號。‘這是我最爽的一刻!’李昭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聲音提高了一大截。」。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在那個周末確實有自發上街的熱血青年,而劉昭午後的思想變化則可以為自己洗刷「暴徒」之嫌:「一上午連口水都沒喝過,他卻絲毫沒覺得渴。然而,他的腳步在一個十字路口生生被頓住。他看見一輛已經被掀翻的日系車,兩個人在上面又蹦又跳,用力地踩踏著汽車底盤,並高聲叫喊著。一群人簇擁著他們,一邊發出吼叫,一邊繼續用木棍、扳手打砸兩人腳下的車。那一瞬間,李昭事後回憶,他不禁問自己:‘這還是我想要的愛國游行嗎?這些打砸的人到底是誰?想乾什麼?’」。

按照報道所言,李昭「前3年在東風日產做銷售員,現在則是一汽大眾一家4S店的銷售經理」,所以,「他特別理解客戶買車的心情,‘我想對砸車的人說,那些車主的生活水平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好,你做的事不是反日,是傷害自己的同胞’。」所以,在嘆息「真正的愛國游行其實已經結束了」後,他找到一個紙板寫下提醒警告,頂著陽光站在馬路上,並就此成為「愛國,先愛同胞」的正面榜樣。只不過,「這些積極的評價同樣讓他反思。因為他始終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應該做和能夠做’的事。‘就像你在新加坡不亂扔煙頭,肯定沒人給你鼓掌’,輿論的熱情贊許一方面讓他開心,一方面又讓他有點寒心。」。

對打砸搶燒者的形象描述並非來自李昭,而是另一位西安小夥蘭博:「他眼看著一群人將圍繞著鐘樓的、本應是為國慶節增色的鮮花連泥拔起,擲向維持秩序的武警戰士。在泥土、磚頭和隨手抄起的投擲物的攻擊下,武警始終保持手持盾牌的姿勢,一些戰士的臉上血跡斑斑,卻只能一動不動地堅持著。‘不是黃頭發就是有文身,要麼就戴著大金鏈子。’蘭博回憶那些帶頭砸店、燒車者的特徵,‘和那些排著隊、有秩序的學生、老百姓根本不一樣。’這位平時‘沒啥可怕’的大小夥子站在路口,禁不住‘渾身汗毛倒立’。」。

而為了說明群體運動的心理裹挾作用有多麼巨大,中國青年報的記者甚至還找到一位曾經的「暴民」:「整整一天,西安人老孫和妻子都在游行的隊伍中。親友圈裡,他們是‘激進愛國者’的代表,看到日系車被砸、日餐廳被毀,老孫始終表示:「應該砸,就得矯枉過正!」但是,當他結束游行返家時,正好看見一輛日系轎車朝著人群砸車的地方駛來。就在那一瞬間,老孫透過擋風玻璃,看見了車主的臉。‘我也不知道我是咋了’,他迅速伸手攔住了那輛車,並將它引進自己住的小區避險。‘其實都是咱自己人麼!’事後老孫低聲說起緣由。」。

李昭、勞博、老孫,這些風口浪尖的故事,能夠更好地讓人們樹立「事件觀」,樹立這期冰點周刊封面評論《少年的教育里含著國家未來的取向》里的意義:「這個周末,中國許多城市爆發了針對日本所謂‘國有化’釣魚島非法行徑的游行。在記錄那些群情激奮現場的影像中,兩張照片格外吸引了我的註意。第一張照片中,一名戴著黑框眼鏡和白色口罩的高中男生,背著單肩書包,雙手高舉一張薄薄的紙片,上面寫著‘反對暴力,理性愛國’...另一張照片中,十幾個小男孩圍在一輛白色轎車旁,揚著胳膊,伸腳使勁踹著車門...

台北市翻譯 台北翻譯 美加翻譯社 美加翻譯公司


美加翻譯社 祝您心想事成!

「美加翻譯社」,為專業的外國語文翻譯社,提供客戶如年報財報翻譯、網站建置翻譯、技術說明書翻譯、法律合約翻譯、醫學醫藥翻譯、網路資安翻譯、文學藝術翻譯、期刊文章翻譯、學術論文翻譯等筆譯服務,語種包括英文、日文、韓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俄文、阿拉伯文、泰文、印尼文、越南文、緬甸文等。

美加翻譯社

地址: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號7樓
電話:02-8369-2491
網站:www.megatran.com.tw
E-mail:service@megatran.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